餐桌
禮儀
——民以食為天
這句經久不衰的老話,印證了中國那淵源流長的,對“吃”的執著。
據文獻記載可知,至少在周代,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,是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、禮儀之邦、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。
--題記
因為地域不同,餐桌禮儀可大致分為中國餐桌禮儀和西方餐桌禮儀兩種。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這些萬萬不可忽視的餐桌禮儀!
中餐禮儀
先請客人入座上席,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,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。入座后不要動筷子,更不要弄出什么響聲來,也不要起身走動。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(正對門口的為上座,一般是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來安排)。
長者先入座基本能夠做到,但在眾多職場中,在領導層的男士居多,能夠做到“女士先入座”,更能體現他的領導風范。
用餐后,須等長者、客人離席后,其他賓客方可離席。
關于座次,主陪右手邊應該是主賓,應為現場最為尊貴的客人,主陪的左手邊是副主賓。
關于就餐
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,也要關心別人,要招呼兩側的女賓。
口內有食物,應避免說話。
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肴。
食物未咽下,不能再塞入口。
切忌用手指掏牙,應用牙簽,并以手或手帕遮掩。
避免在餐桌上咳嗽、打噴嚏、嘔氣。萬一不禁,應說聲“對不起”
西餐禮儀
關于餐具
餐巾不僅要擺在腿上,還應該注意將其對折,并將折痕靠近自己,中途暫時離席時應該將餐巾放在椅子或用刀叉壓著餐巾一角,絕對不要將其掛在椅背上或放回餐桌上。
西餐的基本使用原則是左手拿叉,右手持刀或湯匙,若有兩把以上,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。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,食指按在刀柄上。如果感覺不方便,也可以換右手拿叉。
關于用餐
向自己的盤中取食物時,一定要用雙手。不要只用一只叉子將食物叉到盤中了事,那是不禮貌的。
湯很熱也不要用嘴吹氣。舀第一匙的作用就是“探熱”,一般不要舀太滿。
湯匙要由內向外舀,湯剩下不多時可以將湯盤輕輕向外傾斜。
溫馨提示
﹡席間打嗝非常不禮貌,若無法控制,可以喝水使癥狀減輕。
﹡打噴嚏時要用餐巾掩口并轉向別處。
﹡可以建議別人品嘗菜肴,但不要擅作主張,用自己的筷子為別人夾菜。
﹡用餐時要由尊者先動碗筷。
﹡吐出的魚刺、骨頭、菜渣,用筷子或紙巾接出來,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