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見國學道德經簡説·第三言▼國學的魅力無需言語道德經·第三章不尚賢,使民不爭。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。不見可欲,使民心不亂。是以圣人之治,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強其骨;常使民無知、無欲,使夫智者不敢為也。為無
2018-12-17查看詳情你低頭不說一句,你朝著黑暗走去你住進混沌深海,你開始無望等待《光》幾天前,小編聽了一首由任素汐自己作詞作曲的新歌《胡廣生》而難受了好幾天,這首歌也唱哭無數人。這首歌就是電影《無名之輩》的推廣曲,以任素汐在劇
2018-12-10查看詳情最近,你有沒有被DG刷屏? (DG一個一線品牌時裝公司) 這個所謂大牌不僅慫,而且蠢 我并不心疼它的一夜坍塌 也絲毫不覺得我們應該手下留情 可我認為他應該不懂什么是 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 他的品牌文化也不懂什么是 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,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。 ——出自《弟子規-余力學文》
2018-11-26查看詳情據資料記載 以色列14歲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 以色列境內圖書館千余座 平均每4500人就擁有一座圖書館 僅數百萬人口的以色列 有上百萬人辦有借書證 在人均擁有圖書、出版社數量上 以色列均居世界第一 但是《弟子規》講:“不力行,但學文;長浮華,成何人!”如果你只管埋頭讀書,而不去親近仁者,追求道德的完善、品格的培養的話,結果只能使自己浮華不實。 擁有書本知識只是一個人成為仁人的某一些條件而已,不是全部條件,這是儒家的要義。讀死書、死讀書的人,或者說紙上談兵的人,往往是成事不足、敗事有余的人。
2018-11-19查看詳情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 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 孔子說,“性相近,習相遠?!绷暁?、習染、習慣、習俗,指后天的人事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。 《了凡四訓》說,“彼何以百世可師,我何以一身瓦裂,耽染塵情,私行不義,謂人不知,傲然無愧,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?!? 弟子規中說“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,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?!? 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有學問有成就,除自身素質和自己努力進取,奮發向上外,還要有好老師指導人生的方向。好老師可以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。
2018-11-12查看詳情我發現明星圈子真累 因為你無論做什么,總是會有人“教導”你 總有一些人 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 而其實,她自己都未必能做到
2018-11-05查看詳情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 前段時間大熱的一部電影《找到你》 講述了三個不同背景的母親 一個兒童失蹤懸疑案 將苛刻時代女性的掙扎表現的淋漓盡致
2018-10-29查看詳情